发表时间:2024-06-24 05:21:31 来源:车载视频LVDS
近期,北京、杭州和深圳等城市相继发布了扩大无人驾驶测试区域的消息。例如,杭州开放八城区3474平方公里作为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应用区域;深圳新增43条道路,全市无人驾驶开放道路里程达944公里。
可以预见的是,智能驾驶或无人驾驶将成为车企在新一轮角逐中的重点。4月底,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突然访华,也引发了全无人驾驶技术(FSD)将进入中国市场的猜想。
对于无人驾驶汽车而言,最重要的无疑是安全性,否则普及必将成为难题。北京时间6月18日(周二)晚间,科学顶刊《自然》发表了一篇论文,对真实世界中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来进行了全面分析。该论文据称是迄今为止针对无人驾驶汽车安全研究中涉及高级无人驾驶系统最多,且数据量最大的一个。
论文称,在大多数场景下,无人驾驶车辆导致的事故比人类驾驶车辆更少。不过,研究同时发现,相关系统目前仍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在无人驾驶的技术水平和事故中启动的特定系统方面。在晨昏弱光环境下和转弯等特定场景下,自动驾驶车辆的表现更差。
一位在自动驾驶领域从业多年的资深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无人驾驶汽车在99.99%的场景中做得已经很好了,但无人驾驶仍存在一些“长尾问题”,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是艰难而漫长的。“要实现全面超越人类驾驶员的无人车可能至少还需要5年~10年。”(注:“长尾问题”是指无人驾驶汽车中的边缘情况,即发生概率较低的可能场景。)
在《自然》最新发表的论文中,美国第二大公立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UCF)的研究人员Mohamed Abdel-Aty和Shengxuan Ding对2016年~2022年间2100个配备有高级无人驾驶系统和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车辆以及35133辆人类驾驶车辆的事故数据(主要来自美国加州)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无人驾驶车辆与人类驾驶车辆在事故发生水平上的差异。
该论文据称是迄今为止针对无人驾驶汽车安全性领域的研究中,涉及的高级自动驾驶系统最多和数据量最大的一个。此外,研究人员还覆盖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自动驾驶汽车数据库,包括额外的495起高级自动驾驶系统和1001起高级辅助驾驶辅助系统事故。
与早期的类似论文相比,最新发表的论文最大限度地考虑了无人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道路环境、事故结果、事故发生前的车辆状况和事故类型等因素。
最新论文与同题论文在涉及的高级自动驾驶系统和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数量对比 图片来自:《自然》
基于上述数据,研究人员分析发现,在大多数事故场景中,配备高级无人驾驶系统的车辆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通常低于人类驾驶的车辆。
具体来看,无人驾驶车辆在执行常规驾驶任务(如保持车道位置和根据车流调整位置)时一般更安全、更不容易发生事故。而且,无人驾驶车辆发生追尾事故的可能性相比人类驾驶车辆低了6%。
不过,研究同时表明,无人驾驶车辆在特定情境下似乎更易发生事故,比如晨昏弱光环境下和转弯时(事故率分别是人类驾驶的5.25倍和1.98倍)。论文指出,这些可能是自动驾驶技术要进一步改善的领域,如此才能稳定匹配或超越人类驾驶能力。
总体而言,虽然这项研究表明无人驾驶车辆有可能改善道路安全,但无人驾驶技术仍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在无人驾驶的技术水平和事故中启动的特定系统方面。
对于上述论文的观点,美国通用汽车(GM)旗下无人驾驶公司Cruise的一名内部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正常采访时称,在99.99%的场景中,无人驾驶汽车做得已经很好了,但从安全的角度来说,目前确实存在局限性。该人士主要是做无人驾驶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并参与过一些比较重大事故的debug(排错)。
“无人车在特定场景下更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这是一定的。”上述内部人士对记者补充道。“负责无人驾驶感知和行为的人员会对这些更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场景优化,跟着时间推移,这种场景一定会慢慢的少的。尽管如此,需要优化的场景仍然太多、太复杂,很多这类场景哪怕是人类司机也可能都没办法处理好。无人驾驶汽车的决策又是受限于机器学习算法和算力、车载传染器性能和法律限制等等。”
他对记者强调,“解决(无人驾驶技术的)‘长尾问题’肯定是艰难漫长的,也没法完全解决,实现全面超越人类驾驶员的无人驾驶汽车可能至少还需要5年~10年。”
在中佛罗里达大学的上述论文发布之前,一些美国高校和企业的相关研究也认为,无人驾驶车辆相比人类驾驶车辆更安全。
去年10月,密歇根大学交通研究所(UMTRI)、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交通研究所(VTTI)、以及其无人驾驶汽车公司Cruise的研究人员份发表的一项新研究称,在旧金山,人类司机比无人驾驶汽车更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研究之后发现,与无人驾驶汽车相比,人类司机更有可能发生撞车事故,引发撞车事故并伤害他人。此外,无人驾驶汽车还能够大大减少交通死亡人数,改善城市交通。
CEO马斯克上月在X(原推特)上称,“无人驾驶将大幅度减少事故,挽救数以百万计的生命。”此前,他曾发视频表示,未来的无人驾驶能够最终靠视觉神经网络实现,并且相比普通人驾驶有十倍以上的安全性。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认为,智能驾驶的安全性要远超人类驾驶,甚至高达10倍。
谷歌无人驾驶子公司Waymo表示,其新研究方法在Waymo运营无人驾驶服务的三个地点内显示出了安全优势,与人类驾驶员相比,造成人员受伤的车祸率降低了85%,需要向警方报告的车祸率也下降了57%。2023年,Waymo的无人驾驶汽车行驶了710万英里(约1142公里)。该公司估计,在驾驶相同里程的情况下,无人驾驶系统造成的受伤人数,要比人类司机少17人。
- 上一篇: 权威解读:辅助驾驶与无人驾驶差在哪儿了?
- 下一篇: 无人驾驶技术未来发展趋势